校友简介:
邓永高,1983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2006年取得中山大学emba硕士学位。现任云浮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整形外科主任医师,广东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云浮医院院长。任广东省医学会理事、广东省医院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整形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常委、《中华显微外科学杂志》编委、《实用医学杂志》编委、云浮市科协副主席、云浮市医学会副会长兼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政协十届委员。连续多次荣获云浮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市“创建文明单位积极分子”称号;1999年获“广东省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2001年获“全省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工作者”、2003年获“广东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2008年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012年获第四届“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
他,是一位儒雅而谦和的人,交谈中,他平和低调,语气温润和善,身上完全没有云浮第一医院院长应有的锋芒毕露。
他,是一名医术不凡,仁心仁术的好医生,从医30年来,坚守杏林,辛勤耕耘,经他手治愈的病人无计其数,同时也收获病人赞誉无数。
他,是一位才华出众,睿智内敛的医院领军者,担任医院高层管理者17年来,以创新的管理艺术让医院的发展跨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他,是一名知人善用,体恤职工的好领导,虽然他的领导风格不那么强悍、凌烈,但以德服人,无私无畏的作风,令他赢得了下属的拥戴。
他,就是云浮市人民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邓永高。
与“医“结缘:农场知青考上了医学院
人选择一生要走的路,往往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邓永高说,他这辈子与“医”结缘,与1978年夏天的那场高考有关。
当年,邓永高高中毕业时正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他便响应党的号召到一个农场当知青。文革结束恢复高考,给很多有志青年带来了一丝希望,也点燃了蛰伏在邓永高内心已久的大学梦。
1978年,他参加了高考。在选择专业时,他对当时缺医少药的现实状况看在眼里,希望能够成为一名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医生,改变缺医少药的状况。于是,他毅然决定报考医学院校,最后被湛江医学院(广东医学院的前身)录取。邓永高笑着说:“这也许就是我与医学的缘分和天意吧”。
“开始的时候,医科对于我来说很陌生,我也没想到自己后来会越来越喜欢这个职业,并把它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邓永高说“在我们读医的时候,环境十分艰苦。当时是第二年恢复高考,那一届参加高考的人特别多,招的学生不多,但是由于刚恢复高考,学校并没有足够的宿舍。我们只能在学院幼儿园的屋子住。”回忆起那一段艰苦的岁月,邓永高说有苦也有甜。对他以后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邓永高说,医学院五年的学习生涯,他学到的不仅仅是医学技术,还从前辈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成长足迹:从普通医生到医学专家
米兰· 昆德拉说过,旅程无非两种,一种只是为了达到终点,那样生命便只剩下生与死的两点;另一种是把视线和心灵投入到沿途的风景和遭遇中,那么他的生命将是丰富的。
邓永高就是这样,永远把终点当起点,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人生中的每一程,并乐此不疲地全身心投入到医疗事业上,因此,他的人生变得丰富而充实。
1983年,读了五年医科的邓永高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这位勤奋好学、工作出色的有志青年很快就得到医院领导的赏识,在内科工作仅仅几个月后就被医院委以重托,参加筹备肿瘤科,邓永高并没有让医院的领导失望,他和他的团队风风火火地建立起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肿瘤科,在肿瘤科工作步入正轨后,邓永高又服从组织安排从事外科的工作。
“除了心脏的手术没做过外,可以说从头到脚的外科手术我都做过。”作为一名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手术量非常大,有时一台移植手术要三、四十个小时,除了每天要面对超负荷的手术外,邓永高还牺牲所有休息日去刻苦钻研,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与同行等交流经验和心得,虚心地向专家学者们请教,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本领。
后来,邓永高转为从事整形外科,为了练就高超的手术操作技术,他经常用老鼠尾巴在显微镜下做细微的血管和皮瓣吻合实验。
为了不影响病人的美观,邓永高在院内率先使用皮内缝合法为一些患者(如甲状腺手术病人)手术,术后很多患者的表皮完全看不出有动过手术的痕迹,许多爱美的患者宁愿排一个月队也要等邓永高为自己做手术。
今年20岁的梁妹(化名)是怀集县某个贫困山村的小孩,她跟记者说自己因为先天性唇腭裂而差点遭家人遗弃。1990年的冬天,邓永高被医院派出到该镇卫生院开展医疗扶贫工作,卫生院院长跟邓永高说起有个村民生了个怪胎,村民个个见了都害怕,出于医生的天职,邓永高医生和镇卫生院院长骑摩托车走了近三小时的崎岖山路到她家诊看。梁妹当时的情况让经验丰富的邓永高看了也吃了一惊,才两个月又严重营养不良的小梁患有重度的双侧完全性唇腭裂,需要全麻下才能做的手术,在医疗设备相当落后的卫生院去做这种手术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但梁家人家徒四壁,去城市医院看病根本没可能,面对家属渴望的眼神和弱小的小生命,在强烈的使命感驱使下,邓永高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卫生院里为小梁妹进行了手术。手术相当成功,如今的梁妹已经成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小巧的嘴,几乎看不出手术的痕迹。她说,邓永高就是她的救命恩人。
90年代初,邓永高是肇庆地区医院开展高难度整形手术的第一人,每年从肇庆周边地区慕名而来的单纯是唇腭裂的病人就有30~ 50人左右。在任云浮市人民医院院长后,政事繁忙的邓永高仍然奋战在整形医学的一线上,当年云浮市新兴县福利院收了很多因为唇腭裂而遭遗弃的孤儿,邓永高用他高超的医术为一个个患儿精心施行手术,还为患儿免去手术和治疗费用,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使邓永高逐渐在外科领域中开辟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的十三年间,他抢救和诊治了众多的急、危重和疑难的外科病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年均完成手术达300多例以上,成为当时肇庆地区颇有名气的整形外科专家。
“现代医院之间激烈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实力和诚信服务的竞争。”邓永高说:“医院要发展就要坚持‘科技兴院’之路不动摇。”他担任云浮市人民医院院长后,身先士卒、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年轻医生做出了好的表率,使医院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先进科技工作者。近年由邓永高主持的《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撤机中的应用研究》、《以腓骨短肌腓浅血管远端为蒂腓骨短肌肌皮瓣的临床研究》、《抗凝治疗对大鼠移植活体皮瓣微循环的影响》等省科研立项有3项、获市医药系统科研成果奖12项、市科技进步奖6项、市“优秀论文奖”4项,在全国学术会议、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由于科研工作突出,他连续两届被聘为云浮市科协副主席。他在院内出台多项措施以鼓励员工向医疗科技前沿大胆探索,多出科研成果,培养造就高科技人才,从而使医院综合实力和诊疗水平迅速提高。
从一个医学生、普通医生到整形外科专家再到院长,每往前跨出一步,邓永高都走得很长,也都走得很踏实。他说:“不管一名医生最后的职位有多高,他都是从一个医学生到医生甚至最后到医院的干部,一步一步慢慢走过来的。只有做好了前面的工作才会有能力胜任之后的工作。幸运的是,我的每一段路都走得十分的漫长和扎实,这给了我很大的锻炼,对我现在做医院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勇担重任:为山区医院走出困境
1994年,云浮刚撤县建市,当年的云浮县人民医院随之晋升为地市级的综合医院,但医院的整体的医疗水平十分落后,手术水平相当于肇庆市人民医院50年代时的水平,医院只有1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病床也只有233个,住院率仅为70% ,副高以上的只有10人,医院职工纪律松散,固步自封,几乎没有技术人员出去学习和进修,高尖技术人才也不愿意到这个年轻的山区城市去发展。因此,当地很多病人因医院的医学水平不高而不得不舍近求远到广州、肇庆等地的大医院去进行治疗或手术。
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危急关头,1995年邓永高被组织调到云浮市人民医院担任业务副院长。他毫无怨言地服从了组织的安排,从肇庆来到了云浮这个偏僻落后的小城市。他说:“党和人民培养了我,我就要把自己所学的医疗技术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山区人民,让更多的人不出云浮就能看好病。”就这样,十几年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知识播撒在粤西山区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无怨无悔地辛勤耕耘。
刚上任的邓永高除担任业务副院长外还兼任大外科的主任,每天亲自带领医生查房、做手术,指导一线医生工作……为了医院发展的未来,邓永高可谓殚精力竭。他想尽办法,通过狠抓技术质量,请上级医院专家来指导,派医务人员出去进修和培训等方式努力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同时花大力气引进学科带头人,经过几年的努力耕耘,云浮市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院环境得到大大的改善,医院的声望也越来越高。邓永高也因为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广东省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工作者”、“广东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04年邓永高受组织的重托担任云浮市人民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他的担子更重了。
心底无私天地宽。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邓永高非常清楚,医院要全面发展,就要让每一位员工的最大潜能都发挥出来,让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发展,各尽所长。所以他对员工非常注重讲究平衡,不分亲疏,一碗水端平,尽一切力量为每一位员工创造再学习的机会,只要是愿意进修深造的,都尽可能满足。
邓永高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注重培养员工的习惯,让他们形成为组织全身心投入和服务的惯性,通过组织志愿服务、兴趣小组、创先争优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团建设在构建和谐医院的作用。
在文化取向方面,使每一位员工知道如何为病人服务并做好本职工作,构建出具有医院特色、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氛围。近年来,邓永高策划以“医院文化节”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文化节活动不仅有文体活动、文艺晚会、还有职业技能比赛、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等,这些活动既丰富多彩又有深度广度。至今已举办了五届,真正做到“给职工一个健康的身心,给职工一个展示的平台,给职工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
在工作中,邓永高非常注重对年轻一代的传、帮、带。今年,他策划的“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发展,共建三好一满意医院”项目获得云浮市创新书记项目。多年来,邓永高坚持抓好“五带头”:即带头垂范,树立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创佳绩,以党团建促医院工作发展;带头服务群众,关心职工冷暖;带头遵纪守法,注重廉洁勤政;带头搞科研,勇攀医学高峰。在他的带领下,使医院步入健康和谐发展的轨道,全院医务人员树起了一面高尚医德、乐于奉献、廉洁行医的旗帜。
作为一院之长,邓永高时刻将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凡有职工住院,他都亲自与工会人员一道带上慰问品去探望。对于困难职工,则通过“行政拨一点、职工捐一点”等方式来帮扶。每年元旦、春节和“七一”等特殊节日期间,邓永高都会亲自走访慰问离休老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职工的归属感。
无论管理业务工作多繁忙,邓永高总是经常深入临床一线,了解职工生活、工作上遇到的困难,遇到有职工找他解决问题,他总是耐心地一一为职工解答,在职工眼里,邓永高更像一位和蔼可亲的家长。
在邓永高带领下,员工已自觉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只要工作需要,从院长到中层干部,从科主任、护士长到普通医生、护士,都会主动地来院加班加点。晚上下班以后、星期六和星期天,只要来到医院,你就会发现许多员工仍在工作岗位上忙碌:只要工作需要,每一位职工都会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没有人去计较时间,计较金钱,或者发牢骚、讲怪话。这样一种风气和文化氛围,已成为医院值得保护、继承和发扬光大的极其珍贵的“无形资产”,从而为医院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增加了新的活力。
正因为邓永高的率先垂范,云浮市人民医院的医德医风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群众高度肯定,去年以总分第一名获得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满意单位。
医者父母:广大患者的贴心人
“医者德为先,如果作为医生没有了仁心自然就不会有仁术。”坚守杏林30年,邓永高一直以这句话告诫自己。他认为,医生在为病人看病的过程中,技术和服务同样重要。因此,他特别强调要在医疗服务中的人性化关怀。
今年69岁的何伯,20多年前他在新兴人民医院查出胃癌,当时体重一下子减轻了二十多斤,腹胀得像皮球,疼痛得已经吃不下东西。当地医生已让他家人接他回家准备后事了。
“是邓永高医生高超的技术硬是把我从鬼门关上拉了回来,当年我跟邓医生说,如果我的生命能维持到儿子读完大学就好了,现在我孙子也快上大学生了。”何伯回忆说,作为一名癌症病人能活到今天,除了邓永高手术的高超,还离不开他多年来教会防癌的知识和生活上饮食的调理指导,他那种对病人无微不致的关心比父母还亲哪!
一位老婆婆在手术前,一定要把她的戒指、手表等值钱的东西都交给邓永高保管。她说:“除了邓医生,我谁也不相信,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
永远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的邓永高,多年来已经在他与病人之间建立了一种超越病人的亲情,有些病人甚至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般看待。
艺术气质:整形外科医生的素养
说邓永高是一位雅士,一点也不夸张。
他的生活,他的工作都与优雅艺术密不可分。
邓永高喜欢摄影,为了培养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平,大学时候的他就开始接触摄影,慢慢地就把它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现在,工作之余,他总喜欢沉浸在光和影的世界里,用自己的影像,诠释出对美好事物的理解。
邓永高将自己的摄影技术恰到好处地用于工作当中。他说,医学摄影作为医学研究的一种技术,为医学研究提供真实形象的资料,所以他每一次给病人做大手术或者小手术,都会把病人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照片拍下,留下照片,然后做成幻灯片,用于之后的学术或科研活动。这是一种提高自身手术技能的需要,也有利于培养自己的艺术美感。
整形外科医生就像是一个雕塑家,首先要有细致的性格,缜密的思维,其次要有高超的技术,再有是要有很好的艺术感。
性格温润,心思细密具有艺术家气质的邓永高就是最适合的整形外科专家。
管理艺术:创三大体系建设促医院平衡发展
一个医院,就好比是一个大家庭。一院之长,就好比一个“家长”。对于云浮市人民医院这个有着42个临床医技科室,15个行政后勤部门,上千名不同岗位、不同特点、不同性格的员工的大家庭,如何才能管好,是一门复杂而又值得探究的学问。
“关键是要讲究平衡。”这是邓永高从多年的医院管理工作得出的结论。
在全面接管医院工作后,邓永高更清楚地认识到,在当前医院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目前传统的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医院科学发展的需求。医院的全面建设必须是把发展创新放在首位,注重医院的包括业务、人才、医院运营等方面的整体平衡管理。
上任后,邓永高以新的战略管理创新思维谋划医院建设,以新的管理创新理念指导医院实践,以新的管理创新办法改进医院工作,按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调整健全科室架构,扶持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引进和培育人才,形成技术梯队,抓好医院现代化管理,将各方面的资源放在恰当的位置,保障利益最大化。
为了完善健全学科架构设置,邓永高按三级医院标准要求设置,大刀阔斧对以往不合理的科室架构进行改革,首先是增设一系列学科,如成立创伤外科中心,增设外四区(创伤外科);建立院前急救中心,突出急救的地位;新成立肿瘤科和康复科等。其次是把一些不合理的学科进行了分科和扩大功能。如对原属影像科的各功能诊断室进行调整,成立超声诊断室;原来五官科包括眼科和耳鼻喉科严重制约了学科发展。耳鼻喉科主任刘义说:“现在分科后使科室发展专业化、规范化,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专业的技术服务,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方面都能稳步上升,取得了多方面的好评。”
云浮市人民医院icu初建于2001年,当时与神经外科、胸外科共处一层楼,没有大型的抢救设备,只能收治一般的外伤病人,病床设备配置简陋。开科之初,在本院没有影响力,对全市的医疗单位的辐射更谈不上。邓永高上任后非常重视综合icu的发展,决定成立单独的科室,经过几年的努力综合icu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已经成为全市龙头重点科室。icu医生莫必华说:“我从这个科筹建就来到这里工作到现在,见证了科室发展的全过程。综合icu的发展壮大,归功于新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对综合icu正确的领导,特别是邓永高院长经常深入到科室指导工作,并希望综合icu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水平,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为云浮人民造福。他的寄望,为综合icu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医院综合icu无论从社会效益上、还是从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95 %,成为保障云浮地区危急重症病人最强的一道防线,成为粤西地区颇具影响力的一颗明珠。
如果说综合icu的发展壮大是邓永高管理创新理论到实践的一个印证,那么他带领全院职工创新开展的管理体系、后勤保障体系、综合服务体系三大体系建设项目工程,则是他管理艺术从理论到实践中得到了极致的升华。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实施三大体系工程以来,医院迅速突破发展的瓶颈,迈上健康而快速发展的轨道。医院门诊人数从2004年45万人到2011年65万多人,住院人数从2004年9955人到2011年近3万多人;床位使用率从2004年52.3%到2011年96%;经济总收入从2004年4642.8万到2011年2.76亿元。
在邓永高科学创新管理的决策下:云浮市人民医院于2010依托市三网融合成立了云浮市远程医学中心;成功创建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2011年骨科被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成为云浮地区唯一获得心血管介入治疗准入资格医院;医院在微创外科、妇科和肿瘤放化疗等技术优势明显,重点突出,云浮市人民医院一跃成为云浮地区的“龙头”医院,业务指标与综合技术水平均位于云浮地区前列。医院还连续多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省百家文明医院”、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邓永高也因为骄人的业绩,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第四届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工作者等国家级荣誉。
今年,云浮市人民医院新院即将落成,这个当年只有1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只有233张病床的县级医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占地面积235亩、可容纳住院病人床位1200多张、日纳门诊量达2500—3000人次的全新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默默看着即将诞生的新院,追忆伴着医院发展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邓永高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他说:“医院今天的发展虽然令人欣喜,但今后还有一条很漫长的路要走,为了促进医院的各项水平上新台阶,今年我们还要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我会继续以“科学崛起,跨越发展”为指导,以“以人为本,管理创新”的管理理念为抓手,带领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实现这个新的目标。”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邓永高对自己的最高要求。这个30年来坚守杏林的儒医雅士,在困难重重和充满艰辛的荆棘路上,永远不知倦怠,依然怀着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那份执着和热情,充满激情地走在为山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而奋进的路上。
(文图来源:云浮市人民医院)